各乡镇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
《广汉市2018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已经十八届人民政府第33次常务会议审议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0月22日
广汉市2018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2018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党政同责”,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筑牢基层基础,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
一、全面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突出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的导向,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切实履行好保障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各乡镇、市级相关部门负责)。建立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将食品安全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和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签订责任书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所占权重不低于3%。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督查督办和评议考核工作,实行重大以上食品安全责任事件“一票否决”,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市食安办、市目督办负责)。进一步发挥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在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查考核、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工作力量(市食安办负责)。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投入力度,持续加强基层监管力量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稳定合理的食品安全监管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完成《广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广府办〔2016〕81号)规定的2018年应完成的各项任务(市食安办、市目督办、市财政局负责)。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通过检查结果、抽检结果、处罚信息公开等手段,曝光所有违法违规企业,倒逼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风险自查自改和问题报告制度,形成食品安全信息可查询、过程可控制、责任可追究的追溯体系和信用信息共享、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食品安全相关部门按分工负责)。
二、着力食品安全风险防控
按照广汉市防范化解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工作方案及工作计划要求,全面排查、科学研判,突出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通过集中整治、综合治理,有效防范化解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各乡镇、市级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对特色食品开展专项风险监测,开展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推进食源性疾病溯源体系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风险交流工作(市卫计局负责)。实施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开展新收获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库存粮食质量监测等工作。加强进口粮食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市粮食局负责)。开展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域土壤污染状况评估(市环保局负责)。完善抽检信息公布机制,推进核查处置规范化。强化风险联合研判机制,加快抽检检验、稽查执法、日常监管、专家分析、舆情监测、群众举报等数据处理,强化综合研判,推动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置有效衔接。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提高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 (市食药监局牵头,市农业局、市卫计局等部门配合)。
三、强化食品安全源头治理
落实《四川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启动重点行业企业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调查(市环保局负责)。加强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完成国家建制村环境整治分配任务(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农业局、市水务局配合)。以饮用水安全保障为重点,开展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的排查和整治工作。强化食品、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以大气、重金属、水体、土壤等面源污染为重点,健全产地环境隐患排查长效机制 (市环保局、市农业局负责)。严格实施《四川省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全面推进受污染农用地土壤污染调查,开展农用地周边重金属行业污染源排查(市环保局牵头,市农业局配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兽药管理保障食品安全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7〕10号),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围绕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和农资突出问题隐患开展专项整治,切实提高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市农业局负责)。
四、严格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监管
鼓励企业实施HACCP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开展风险分级监管,加大飞行检查力度,严格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市食药监局负责)。开展市场销售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严格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市农业局、市食药监局负责)。力争全市80%以上餐饮服务单位完成“明厨亮灶”建设,试点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新模式,提升智慧监管水平(市食药监局负责)。继续做好重大活动餐饮服务保障工作(市食药监局牵头,市级相关部门配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食品相关产品安全监管(市工商质监局负责)。把好粮食收购、储存、出库关口,严防不合格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市粮食局牵头,市农业局配合)。
五、突出重点难点问题治理
深入推进生猪屠宰资格清理,关停不符合设立条件的生猪屠宰场点。严格执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生猪产品必须具备“两章两证”,方可上市销售。有效整治私屠滥宰行为,严防病死畜禽进入屠宰、加工或消费环节。规范处置病死动物、畜禽产品废弃物和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畜禽产品。组织农药残留和兽用抗菌药、农资打假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市农业局负责)。组织开展春、秋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中高考期问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整治无证供餐等突出问题,实现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全覆盖,食品安全量化分级良好以上的学校(含幼儿园)食堂达到80%(市教育局、市食药监局负责)。开展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整治,坚决取缔无证生产“五毛食品”的“黑窝点”“黑作坊”(市教育局、市食药监局负责)。进一步加大网络餐饮服务、网络食品销售的监管力度,探索政企合作、数据共享、安全共治新模式(市食药监局负责,市工商质监局配合)。将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程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持续加强农村群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市食药监局牵头,市农业局、市工商质监局配合)。贯彻落实《广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汉市“地沟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广府办〔2017〕87号),继续开展“地沟油”专项整治,防止反弹回潮(市食安办牵头,市级相关部门配合)。开展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专项整治,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食盐等调味品、桶(瓶)装水、白酒畜禽水产品等重点食品监管,加强节假日、汛期、“两节两会”等重要时段食品安全监管,推动解决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市食药监局牵头,市级相关部门配合)。
六、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
始终保持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持续深入开展打假“利剑”等各项打击危害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实行重特大案件挂牌督办机制,强力破案攻坚(市公安局牵头,市检察院、市农业局、市食药监局、市工商质监局配合)。坚决依法打击食品走私行为(市公安局负责)。加大对食品虚假广告、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工商质监局负责)。所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均应追究到人,并向社会公开被处罚人的信息,推动落实违法犯罪人员行业禁入(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继续加大食品安全领域“两法衔接”力度,着力解决涉嫌犯罪移送、案件线索移交、案件协同查办、执法司法信息互联共享等方面问题,提升打击合力(市检察院牵头,市人民法院、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食药监局、市工商质监局、市政府法制办等配合)。
七、提升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水平
将基层食品安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之一,健全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建立补助经费保障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定格、定岗、定员、定责”的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市综治办、市食安全办负责)。抓好省、市食品安全“十三五”规划实施,加强执行检查,确保项目落地(市食药监局牵头,市级相关部门配合)。严格执行《四川省中小学示范性标准化学生食堂评估细则》加快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加强学校食堂追溯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市教育局牵头,市食药监局配合)。加强食品加工、流通、餐饮等过程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通用防腐剂潜在风险研究、食源性危害检测等技术攻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试点示范,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开展特色食品追溯关键技术研究与运用(市科技商务局负责)。加快基层快检体系建设,力争县级食品快检车投入使用(市食药监局负责)。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市经信局负责)。推进以食用农产品、预包装白酒、食用植物油、进口乳粉和红酒等重要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市农业局、市食药监局负责)。加强食品犯罪侦查队伍建设,配强工作力量,配备必要设备,明确职责分工,提升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市公安局负责)。严格落实国家食品加工相关产业政策,积极推进食品加工行业的规模化生产、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加强食品行业品牌建设,保护和传承食品行业老字号,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商务局负责)。
八、推进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
加强食品安全新闻宣传,实施食品安全大科普行动,做好食品安全热点舆论引导,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市食安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负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治理食品安全谣言,做好食品安全舆情风险防范(市食药监局牵头,市级相关部门配合)。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活动中增加食品安全教育内容(市教育局负责)。开展乡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市农业局负责)。指导第二批7个乡镇创建市本级食品安全示范乡镇,指导高坪镇等5个乡镇创建德阳市级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完善示范村(社区)、示范街道、示范企业等创建体系(市食安办负责)。继续推进“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市食药监局负责)。扎实开展国家“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试点工作(市粮食局负责)。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调动广大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积极性(市食安办负责)。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选择食品安全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进行评价。引导企业通过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引入第三方管理防范风险。鼓励行业协会发挥自身优势,在组织企业诚信守法自律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市食药监局负责)。
九、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着力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服务食品产业发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业质量年”活动,扎实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作,以提升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农业局负责)。对照《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配合做好食品产业布局优化,协同打造产业集中区、重点发展区,助推川菜、川茶、川酒等“川字号”品牌提质升级(市经信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科技商务局、市食药监局配合)。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做好统筹安排,推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市发改局负责)。引导和支持食品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完善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体系建设,加大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广应用,加快提升食品工业企业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市经信局负责)。大力实施餐饮业质量提升工程,打造新型餐饮服务食品供应链,鼓励“农餐对接”,促进原料统一加工、集中配送,推动品牌创建(市食药监局牵头,市农业局、市科技商务局、市工商质监局配合)。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市粮食局负责)。加快餐厨废弃物处置分类利用和集中处置场所建设(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城管局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