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作为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村级财务管理一直面临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收支管理不规范、资产(资源)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村级组织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提升村级组织的财务管理水平。
一、村级组织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部分村级组织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有的村甚至未制定财务管理制度。这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职责划分不明确、监督机制缺失等。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内部控制,村级财务管理容易出现混乱,导致资金流失、资源浪费等现象。
(二)财务管理不规范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村级组织容易出现操作不规范、账目不清、记录不全、白条支付、甚至连工程结算也不开税票等问题。
(三)财务信息不透明
村级财务信息不透明,有些村组的财务公开流于形式,一些不便或没公开的支出都在“其它支出”科目中列支,数额较大,群众对详情并不了解。村民对村级财务状况缺乏了解,难以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监督。这不仅削弱了村民对村级事务的参与感和信任度,也为腐败现象提供了滋生土壤。
(四)资金监管不到位
村级资金监管是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村级资金监管往往不到位。这导致部分资金被挪用、侵占或浪费,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和经济发展。
(五)村级工程项目发包透明度不高
农村兴修水利、建桥造路、村庄整治、河塘清理等村级基础建设工程在近几年不断增加,几万元、几十万元的工程和专项资金工程的实施有时不经过村委会集体讨论、研究和村民表决。工程不进行公开招标,不签订施工合同。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专门人员进行跟踪监督,工程结束不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就结清工程款。
(六)村级资产管理混乱,损失浪费现象严重
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强,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用于农村的项目建设,形成了许多资产并交给村级组织管理。但是事实上,很多村的资产都没有得到较好的管理,有的闲置、有的使用效益低,有的甚至丢失,造成了资金的损失浪费。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是首要原因。
许多村级组织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无章可循。一些村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操作性。此外,乡镇对村级账务的管理也存在重记账轻管理的现象,只记账不审核报销单据的真实性和开支合规性,使得违反财务制度的票据凭条得以入账。
(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也是造成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许多村委会的会计人员学历较低,缺乏专业的业务培训,会计基础工作较差。同时有些村干部财经纪律意识薄弱,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进一步加剧了村级财务管理的混乱。
(三)乡镇领导重视不够,法制观念淡薄是导致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因素。
有些行政村的乡镇领导财经法律意识薄弱,忽视了对村级财务的监督。村干部也不熟悉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的财务规定。乡镇没有建立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督制度,也没有配备懂财务知识和纪律的专业人员负责村级财务。有些镇干部对群众反映村级财务方面的问题不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蔓延,财务方面的政策、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造成了财务新老问题不断。
三、审计在村级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
审计机关通过对村级财务管理的全面审计,可以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推动村级组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审计可以促进村级组织规范财务行为,督促村级组织加强财务公开、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等。
(二)监督资金使用,防范腐败风险
审计机关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检查,可以监督村级组织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资金用于民生救助和美丽乡村建设等规定的用途。同时,审计可以发现和查处贪污、挪用、挤占、截留专项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增强风险防控意识
审计机关通过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可以提升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风险防控意识。通过对审计典型案例的剖析和警示教育,可以使村级财务管理人员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风险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促进政策落实,推动新农村建设
审计机关通过审计监督,可以促进惠农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推动基层权力规范运行。同时,审计可以发现和纠正政策执行中的偏差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推动村级组织更好地服务群众、发展经济,助力新农村建设。
四、审计助力村级组织财务管理的路径
(一)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法律意识
要联合乡镇(街道)政府以及相关单位,对村级组织的干部采取集中统一培训、观看大要案案例视频等各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坚持不懈开展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加大对违纪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促进村级组织干部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规范。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
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同时,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做到账簿齐全、记账及时、票据合法、规范管理。
(三)强化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的规定和有关文件要求,确保村民的参与权、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以村民便于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公布,如村级财务收支和资产债务状况。财务公开栏应建在便于村民阅览的公共场所,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要专项公开,重点解释。
(四)加强审计监督,堵塞漏洞
加强对村级的监督,要对村级财务管理进行全面检查。重点关注收入真实性、支出合规性、“三资”及工程建设管理情况等内容。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要进行深入剖析,找出问题根源,提出改进措施。同时,要挖掘被检查村(社区)落实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中好的经验做法,对亮点工作进行提炼总结,就检查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答疑。
(五)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要加强对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组织财务人员学习财务管理知识、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等。同时,要鼓励财务人员参加会计职称考试和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要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要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财务数据的电子化、网络化管理。同时,要加强信息安全保障,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五、结论
审计在助力村级组织财务管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及加强培训和教育等措施,可以充分发挥审计在村级组织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推动村级组织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进程。同时,也需要加强农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力度,形成多方共治、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供有力保障。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该继续深化审计在村级组织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和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审计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推进村级组织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进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