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项目为契机,为破解村集体发展难题,沙田村发展特色种养业、休闲旅游业等生态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有效推动乡村“颜值”变集体“产值”。通过实施省级综改试点项目,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的机制,结合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理念,成功开辟出一条丘陵山区自力更生、良性循环的集体经济“消薄”之路,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一、探索制定“二三五”机制,盘活用好存量资产
由于连山镇沙田村多处农房闲置荒废,日久损坏。在某次村民议事会议上,充分考虑后听取村民意见,通过村“两委”出租方式增加收入,提高宅基地利用价值。村“两委”结合实际需求和本村优势,分析市场需求,全面摸排村内闲置宅基地存量,进行整体谋划安排;同时,多次召开议事会,研究怎么租、租给谁、收益如何分配等问题。最终制定出闲置宅基地地面附着物的处置补偿款由村集体、农户、组集体各得20%、30%、50%的“二三五”机制,既保证农户的合理性收入,也让村、组集体增收,有效解决村组想搞发展但被财务制度、用地指标束缚双手的问题。
二、充分用好省级综改试点,壮大村集体经济
通过 “二三五”机制,对沙田村有偿退出7组3户闲置宅基地,结合2022年省级综改试点项目资金240万元,引入社会资本500余万元,成功打造德阳市首个村级集体经济融合发展产业园。项目建成后,村集体通过农交所“三书模式”将该地块流转三方公司打造经营,以每5年上涨10%的模式向村集体缴纳租金。不仅新增就业岗位,更是引领带动周边院落共同发展庭院经济,增加餐饮、住宿、农副产品等收入。有效解决“一户多宅”历史遗留问题,壮大集体经济。
三、以点带面提升发展后劲,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通过沙田村作为试点,在全镇范围内推广“二三五”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现已有效盘活闲置宅基地20余户,为村组集体增收共计约300万元,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打造各类农家乐、咖啡厅、书吧、民宿等20余家,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推动桃花山景区一三产业蓬勃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丘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