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根据《德阳市重点产业链(群)培育发展方案》《中共广汉市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汉新篇章的决定》《广汉市关于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广汉市经信科技局草拟了《广汉市关于加快建设“四个百亿”产业集群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在征求了相关部门意见并作修改后,正式形成了《广汉市关于加快建设“四个百亿”产业集群工作方案(送审稿)》,现提请市政府审议。
妥否,请批示。
附件:1.广汉市关于加快建设“四个百亿”产业集群工作方案(送审稿)
2.征求意见情况表
广汉市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2025年3月11日
(联系人:杜廉平,联系电话:173690XXXXX)
附件1
广汉市关于加快建设“四个百亿”
产业集群工作方案
(送审稿)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根据《德阳市重点产业链(群)培育发展方案》《中共广汉市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汉新篇章的决定》《广汉市关于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的意见》,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做强油气装备产业集群,做大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做优火锅食材产业集群,培育电子信息(传感器)产业集群,形成规模较大、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力争到2030年,油气装备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50亿元,汽车制造产业集群规模突破300亿元,火锅食材产业集群规模突破300亿元,电子信息(传感器)产业集群规模突破50亿元。
二、重点任务
(一)做强油气装备产业集群
1.健全“链主+配套”体系。发挥链主企业东方宏华引领作用,提升深地(海)、极地等领域智能油气装备制造和工程服务水平,做大企业规模。同时延长补齐产业链条,加快建设油气装备配套产业园,促进链主企业与配套企业管理、技术同步发展,力争2025年前完成规划布局,2030年前入驻配套企业50%以上;加强链属企业培育,建立“配套专家”培育企业库,力争2030年前培育油气装备产业链“配套专家”20户以上,促进集群本地配套率由30%提升至50%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科技局、高新区经济局,高新区投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逗号前为牵头单位,下同)]
2.强化企业梯度培育。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实施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发展总部经济、加强产业链整合等方式做大做强,力争2030年集群培育产值20亿元以上企业2户、产值10-20亿元企业5户。支持企业“小升规”,培育一批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发展可持续的优质中小企业,力争2030年集群内规上企业达100户以上、单项冠军企业达1户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25户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达20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50户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科技局,高新区经济局)
3.夯实科技战略支撑。依托“三大院”和西南石油大学等院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每年在本地成果转化不少于10项。聚焦深海、深地等关键卡脖子技术研发,每年申报国省重大科技研发项目不少于2项。加快人才引育,每年招引、培育油气领域高层次人才20人以上。做强重大创新载体,力争2030年建设创新制造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油气领域各类创新平台5个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科技局、高新区经济局、高新区科发局,市委组织部、市科协)
4.实施强链补链延链。编制油气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围绕锻强钻、采、输、控产业链条和补齐炼化装备等产业链短板,系统梳理产业链招商图谱,力争2030年前引进相关企业10户以上。加快技改示范县建设,加快推动新签约项目和技改项目尽早投产达效,力争2030年前实施油气装备企业技改项目15个以上。开展智改数转促进行动,支持东方宏华、宝石专用车等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力争2030年前建设数字化车间、5G全连接工厂、智能工厂、灯塔工厂和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等数字化转型建设改造项目10个以上。(责任单位:高新区投促局,市经信科技局、高新区经济局)
5.促进服务转型多元发展。促进油气装备产业从“生产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做大设备服务,拓展下游工程服务、设备租赁服务、运行维护服务等领域,力争2030年,油气服务业规模突破40亿元。做强检测服务,支持科特检测、汉正检测、知旺检测等检验检测机构加强专业化能力建设。做实培训服务,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每年为行业培养中级职称以上技能人才10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经合局,市经信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人社局、市教体局)
6.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加强与新都、青白江等地区产业协作,围绕油气产业梳理企业的资源和需求,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深化与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每年共同组织召开供需对接会、技术交流沙龙、行业论坛等活动2次以上。鼓励东方宏华、威沃敦、川庆井下等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力争到2030年,海外生产基地、分销中心、研发中心及技术服务中心等达15个以上。加强与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等组织互动合作,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每年开展协会赋能油气装备企业高质量发展各类活动1场以上,加快“中国石油天然气装备制造基地”建设。(责任单位:市经信科技局,高新区经济局)
(二)做大汽车制造产业集群
1.发挥链主引领作用。加快一汽解放四川分公司二期项目建设,力争2025年底前开工建设,2026年底前竣工投产。强化与一汽解放集团公司对接,推动更多生产线和车型布局在广汉基地,力争到2030年,一汽解放年产量达5万辆以上,产值达200亿元以上。支持一汽解放推动传统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升级,加大新能源车型产品布局力度,引进配套动力电池、电控系统、电机等核心领域配套企业和研发机构6个。支持一汽解放加大氢燃料电池牵引车研发力度,加快氢能重卡产品的批量生产和交付。依托一汽解放,探索创建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分中心、新能源汽车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牵头单位:高新区经济局,市经信科技局、市商务经合局、高新区投促局、高新区科发局)
2.加快汽车配套产业园建设。推动建设汽车配套产业园,围绕汽车产业上下游关键环节,绘制招商图谱,力争到2030年引进具有整车资质生产企业1户以上,具有专用车生产资质企业2户以上,零部件生产企业20户以上。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推动宇辰汽车、明润汽车、航锐汽车等一批已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富乾汽车、思凯莱特、晟阳汽车、鼎盛昌兴、润信汽车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力争到2030年,培育100亿元以上企业1户,10亿元以上企业5户,5亿元以上企业8户。推动企业提升环保绩效等级,力争到2030年,培育B级以上企业3户。(牵头单位:高新区投促局,市经信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科发局、高新区经济局、高新区规建局、广汉生态环境局)
3.打造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加快充换电、加氢站、智能路网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达2000个以上,加快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推动在环卫、城建、物流配送等领域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力争到2030年,广汉市相关领域车辆电动化比例达到90%以上,扩大在德阳市和四川省新能源市场应用比重。积极争取省市出台氢能汽车发展支持政策,打造氢能汽车应用示范场景。(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商务经合局、市经信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资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综合执法局)
4.积极拓展汽车后服务市场。加强与商用车销售企业合作,积极布局建设商用车销售服务集中区。加强与商用车维修企业合作,加快建设商用车检验检测中心、商用车维保服务中心。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加快建设汽车金融服务中心。加强与汽车零部件流通企业合作,加快建设汽车零部件批发零售集散中心。力争到2030年,建设上述服务平台5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经合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高新区投促局、广汉发展集团)
(三)做优火锅食材产业集群
1.壮大火锅食材产业集群。编制广汉市火锅食材产业专项规划,加快打造火锅食材产业园。完善火锅研发、检验检测、冷链物流、产品交易等专业化配套体系,鼓励火锅底料、香辛料、调味品、锅具、包装材料等火锅食材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入园发展。积极推动广汉市火锅食材产业争创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广汉火锅食材产业园入围四川省预制菜园区名录,力争到2030年,火锅食材产业园全面建成,聚集10亿元以上企业8户,5亿元以上企业10户。(责任单位:市经信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经合局、高新区投促局、高新区经济局)
2.提高质量标准水平。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对火锅食材、火锅底料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防控清单,每年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不少于100批次。推动火锅产业园区创建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力争2030年前,获评中国质量奖、四川省天府质量奖、德阳质量奖、天府名品1个以上,推动火锅产业相关单位主导(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2个以上,在更高层面争取标准“话语权”;系统开展小作坊治理和小微企业梯度培育,提升企业品质,推动食品产业“小升规”20户以上。(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局、市经信科技局)
3.支持产品研发创新。推动建设广汉市火锅产业研究院、中国火锅食材技术检测中心、食品辐照灭菌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建设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技术中心、实验室等创新载体,支持企业申请注册商标、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力争到2030年,建成各类公共服务平台1个以上,创新平台5个以上,取得相关专利1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局)
4.支持原料基地建设。推动火锅产业向链条前端延伸,鼓励陶一家牛羊屠宰有限公司等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力争到2030年,建设“第一车间”和“原料车间”11个以上。推广“原料基地+加工企业+销售平台”“原料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建立长期稳定供货渠道;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对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要求,在粮油、果蔬、畜禽、水产等产业建设绿色健康、优质安全、特色突出的原辅料生产基地7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经信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经合局)
5.强化品牌营销推广。实施火锅产业品牌提升工程,打造具有全国知名度的火锅品牌。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每年举办火锅节、抱团出海等宣传推广活动不少于4次。规划建设火锅消费聚集区,打造向阳“火锅小镇”消费场景,到2030年,培育火锅名店20家以上。聚焦火锅展会、系列餐饮推广活动,协调中央省市级媒体,每年推出动态报道、深度报道不少于50条次。加强对商标、专利、地理标志行政保护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广汉火锅食材产业品牌形象。(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商务经合局,市经信科技局、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向阳镇)
6.健全市场流通体系。盘活存量资源,打造火锅食材交易中心。力争2030年前,引进国内知名冷链物流企业1户以上,建设火锅食材冷链物流体系,提升火锅食材仓储冷链物流配送能力。支持流通企业、冷链物流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参与火锅食材供应链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火锅食材冷链集配中心,形成覆盖成德绵的区域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责任单位:市商务经合局,市发改局、市经信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国资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局、高新区投促局)
(四)培育电子信息(传感器)产业集群
1.强化政策引领作用。加快智能传感器产业集聚载体建设,建成三星湖科创片区。推动传感器项目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电子科大等产学研项目成果的产业化,力争2030年前,实现中试和产业化项目12个。增加对传感器产业的投入,研究制定支持传感产业发展、中试平台建设等系列政策措施,力争2030年前支持传感器产业化项目25个。(责任单位:高新区科发局,市经信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经济局、高新区规建局、广汉发展集团)
2.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梳理传感器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全产业链招商图谱,围绕航空航天、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智能化、物联网、生命大健康等重点领域精准招商,力争到2030年,重点引进具备市场前景的知名企业20户以上。积极争取省经济合作局、经济和信息化厅等省级部门支持,将中国西部传感谷作为全省传感器产业优先落地区域。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招商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的合作,每年开展高层次行业论坛、产业推介、技术交流等活动2次以上,提升中国西部传感谷品牌知名度、吸引力。(责任单位:高新区投促局,高新区科发局、高新区经济局、市经信科技局)
3.加快创新平台建设。面向国家航天强国战略以及深空探测重大工程需要,建设深空探测实验室四川基地。联合电子科大等高校,挂牌建设先进传感与光电探测集成技术研究院,打造红外探测与智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中国西部传感谷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围绕装备制造领域,加快三星湖传感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运营,开展MEMS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研究院参与智能传感器产品的企业标准制定,创建新型研发机构。加快中国西部传感谷建设,力争2030年前引进传感器产业相关科技成果就地转化10项以上,打造国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以上。(责任单位:高新区科发局,市经信科技局、市发改局、市科协)
4.加强优质企业培育。建立电子信息(传感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实施分类指导与精准扶持,对初创型企业,提供低成本办公场地、种子资金支持等创业孵化服务,争取每年新入住孵化器企业8户以上。对成长型企业,重点支持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助力其快速成长壮大;对成熟型企业,鼓励开展兼并重组、增资扩产等,推动其向行业领军企业迈进。力争到2030年,新增规模企业15户以上,培育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户以上。(责任单位:高新区经济局,高新区科发局、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市经信科技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广汉市“四个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工作专班,不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议,研究产业发展趋势,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专班办公室设在市经信科技局,负责抓好工作协调和年度工作组织实施,市级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强宣传引导。要加强宣传,优化工作方式方法,充分挖掘各产业特色优势,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强产业宣传推介,营造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的氛围。
(三)强化考核监督。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目标管理部门,加大对市级有关部门、产业园区相关工作考核力度,纳入全市重点督查任务,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探索建立产业集群培育长效机制,加强工作总结,不断优化工作方法,完善督查激励措施,切实推动产业加快集聚集群发展。
附件2
《广汉市关于加快建设“四个百亿”产业集群工作方案》征求意见情况表
主办单位:广汉市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征求意见时段:2025年3月4日-3月7日
征求意见单位数:27个
单位名称 | 修改意见 | 采纳情况 | 未采纳理由 |
市委宣传部 | 无意见 | ||
市委组织部 | 无意见 | ||
市发改局 | 第5页中第3点“打造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建议将牵头单位“市发改局”,改为“市发改局、市商务经合局、市经信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资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综合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 未采纳 | 为明确责任主体,推动工作开展,根据该项工作内容和部门职责,建议由市发改局作为牵头单位。 |
市公安局 | 无意见 |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无意见 | ||
市商务经合局 | 无意见 | ||
市农业农村局 | 第七页修改为:4.支持原料基地建设。推动火锅产业向链条前端延伸,鼓励陶一家牛羊屠宰有限公司等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力争到2030年,建设“第一车间”和“原料车间”11个以上。推广“原料基地+加工企业+销售平台”“原料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等新模式新业态。 | 已采纳 | |
市市场监管局 | 无意见 | ||
市文旅局 | 无意见 | ||
市人社局 | 无意见 | ||
市教体局 | 无意见 | ||
市卫健局 | 无意见 | ||
广汉生态环境局 | 无意见 | ||
市交通运输局 | 无意见 | ||
市国资局 | 无意见 | ||
市财政局 | 无意见 | ||
市住建局 | 无意见 | ||
市综合执法局 | 无意见 | ||
市科协 | 无意见 | ||
向阳镇 | 无意见 | ||
高新区科发局 | 无意见 | ||
高新区经济局 | 无意见 | ||
高新区投促局 | 无意见 | ||
高新区规建局 | 无意见 | ||
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 | 无意见 | ||
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 无意见 | ||
广汉发展集团 | 无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