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市级媒体
甲骨文中有没有关于三星堆的记载?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点击率:

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批青铜器的那八个祭祀坑,在时间上是商朝中后期的。三星堆人用了很多中原夏朝、商朝的礼器和祭祀的方式,从夏朝的玉牙璋、陶盉、高柄豆等礼器,到商朝的青铜尊、青铜罍、太阳鸟、扶桑树等信仰,都不难看出他们和中原王朝之间,是存在交往和联系的。

按道理说,古蜀国既然在学夏朝、商朝的礼,那么应该会派人到商朝去,和商朝打交道。古蜀国人来来去去的,总会在商朝的甲骨文里面,留下一些记载和痕迹吧?

殷墟甲骨文里的“蜀”,离商都不远

1745371185832065554.jpg

类似的,巴蜀的著名历史学家蒙文通先生,还有西南地区的考古学之父冯汉骥先生,都认为殷墟甲骨文里面,这个字是“蜀”,而且就是四川的古蜀国。

但问题来了。第一,这个字是不是“蜀”?第二,先秦时,“蜀”还不是四川盆地的专称,当时中原地区好多地方都叫“蜀”。就算这个字读“蜀”,但这地方,一定是三星堆所在的巴蜀的“蜀”吗?

1745371169783045523.jpg

殷墟甲骨文中提到的所谓“蜀”,见《甲骨文合集》9774正、9775正、21724、22374。作者供图

图片的这些甲骨文,记载的是什么呢?先看前两片,写的是“蜀不其受年”。我们姑且把这个字当作“蜀”字,便于理解甲骨上的内容。这个“受年”是什么意思?甲骨文里面,“年”字是禾苗、庄稼的形状。

“年”最早是个啥?

你可千万别说什么“年兽”之类,因为“年兽”这玩意儿,古书里面是没有的,其实是民国时期报纸才编造出来的段子。比如1932年1月17日、1935年2月1日报纸《金刚钻》上面有个叫孙玉声的上海作家,就号称年兽长得“似狮非狮,似狗非狗”。1939年12月31日《申报》上的文章也吹嘘说,“年兽”在除夕要吃人什么的。这些民国报纸上的段子,千万不用去当真。

“年”其实就是上古时代的人们,看庄稼成熟的一个时间循环,从庄稼的时令,总结出周而复始的时间概念。去年这时候,庄稼黄了可以收割,今年这时候又黄了开收,这样一个循环,就是一“年”。所以,“年”是和庄稼联系在一起的。

“受年”,就是指庄稼丰收。同理,“不受年”,或者“不其受年”,就是说庄稼不能丰收。商王不断向神询问,说“蜀”这地方的庄稼,到底会丰收,还是不能丰收

来源:南方周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