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片打造小龙虾养殖垂钓基地,推广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打造小龙虾特色品牌IP,举办小龙虾美食活动……眼下,正是小龙虾肉质肥美的好时节,每到周末,广汉市高坪镇的稻虾乐园都热闹非凡。
近年来,高坪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稻虾共养产业,努力培育以“高坪小龙虾”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新名片,农文旅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一幅生态美、文化兴、产业旺的乡村文旅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游客体验钓虾之乐。部门供图

对小龙虾进行分类。本报记者 付帅 摄

稻虾公园全貌。本报记者 付帅 摄
产供销一体 高坪小龙虾走进千家万户
凌晨时分,高坪镇白里社区的稻虾乐园里一片繁忙景象。村民钟国富正忙着从养殖塘里拉起地笼,满满一笼鲜活的小龙虾让他喜上眉梢,旁边帮忙的伙计也对小龙虾的品相赞不绝口。大家一起将活蹦乱跳的小龙虾搬运到货车上,不到半个小时,这批小龙虾就将出现在成都的各大农贸市场。
“日子越过越红火了!”钟国富欣慰地说,目前每天可捕虾200公斤左右。高坪出产的小龙虾品质好,许多外地收购商抢着要。钟国富说,自己承包的虾田可捕捞到7月底,品相最好的小龙虾,目前零售价40元/公斤左右。待到小龙虾捕捞完毕,正好赶上插秧。这种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每年4月到6月捕捞小龙虾、6月底种植水稻,龙虾为稻田“除草、松土、增肥”,稻田为龙虾“供饵、遮阴、避害”,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一稻两虾”。
据介绍,高坪镇的小龙虾产业始于2019年。最开始,部分在外务工的村民对回乡养殖小龙虾存有顾虑。“技术是好,可万一小龙虾没有销路,岂不是还要另谋出路?”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高坪镇坚持以工业思维做强产业链,推动种加销全环节升级,通过加盟农户、合作社的方式,以统一的育苗供应、统一的技术指导和统一的收购、销售分户经营的方式来进行小龙虾产业的运作。
“有了各方支持,小龙虾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镇养殖面积近4000亩,年产量超过200万斤,产值超过3000万元。”高坪镇党委副书记何高明介绍。
农文旅融合 钓虾竿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油锅烧热,加入香料,倒入新鲜的青褐色小龙虾一同翻炒,油光锃亮的小龙虾逐渐披上“红袍”,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一道美味的小龙虾端上餐桌,让人大快朵颐。近日,“虾舞稻香嗨啤一夏”第五届小龙虾美食季正如火如荼地举行,吸引了周边众多消费者畅享高坪美味、感受高坪热情。
线下如此火爆,离不开“直播+产业+电商”的小龙虾线上消费新模式。“钓虾杆,上链接!”一场场直播带货中,来自白里社区的多家家庭农场负责人化身主播,带领网友参观小龙虾绿色生态养殖垂钓基地、线上销售运输储藏、食用方法等。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一根9.8元的钓虾杆,深受网友们的青睐。高坪镇虾舞稻香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说,从4月初开始算,钓虾杆的销售总量已突破1万件。“网友拍下了钓虾杆,就会来现场体验,我们要提供优质服务,全力留住游客。”他告诉记者,小龙虾销售周期很长,可以持续到7月份,每到周末,就是农场最忙的时候。仅在今年“五一”期间,农场现场销售鲜熟小龙虾就突破了5000余斤,来农场钓虾的游客突破了2万人次。
另外,为了带给游客更好的体验,高坪镇还依托稻虾乐园AA级景区配置,设置了稻虾科技体验中心、虾趣长廊、虾田栈道、空竹广场、虾虾游步道、卡通小龙虾大使合照等多个拍照打卡点。
通过小龙虾聚人气增活力,有力促进了消费。截至目前,高坪镇小龙虾美食季接待游客已经超过10万人次,餐饮、钓虾等实现营业收入500万余元,创造了历史新高。
“高坪镇已经形成了苗种繁育、成虾养殖、小龙虾销售、小龙虾特色餐饮等一体化小龙虾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小龙虾发展之路。下一步,要把龙虾产业链贯穿养殖、加工、流通等环节,推动小龙虾与旅游、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展望未来,高坪镇党委书记张冬信心满满。
来源:德阳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