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市行政审批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着力提高行政审批质效,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广汉贡献力量。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一是持续推进“综窗改革”工作,整合高频事项向“无差别综窗”集中,依托“德阳市综窗业务支撑系统”推行事项网上办理,实行“前台综合受理、中台业务支撑、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切实解决企业“来回跑”“耗时久”等问题,全市636项事项纳入综窗集中办理。前三季度,无差别综合服务窗口共办理业务9392件,受理3306件,发证4586件。二是持续推进便民服务体系“三化”建设,完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在已完成创建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的基础上,分别申报汉州街道新创建三星级便民服务中心、金雁街道新创建四星级便民服务中心。动态调整镇、村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形成《广汉市进驻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事项参考目录(2024年版)》共224项,《广汉市村(社区)帮办代办政务服务事项目录(2024年版)》共76项,并印发至各镇(街道)、市级部门,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三是牵头协调推进“极速审批”行动,制定印发《广汉市落实德阳市政务服务“极速审批”行动工作方案》,建立“极速审批”行动工作机制。牵头梳理归集全市惠企政策58条,指导各部门编制惠企政策工作手册和申兑指南,编制《广汉市惠企政策事项清单(第二版)》并在广汉公众信息网和四川政务服务网挂网公布,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今年以来,通过惠企专窗申兑补助资金4065万元,涉及企业1410家。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全面落实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事项纳入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集中办理,在德阳率先办成“开办餐饮店、运输企业一件事”。截至目前,办成“开办餐饮店一件事”等四个“一件事”1314件。二是探索省“一件事·跨域办”服务新模式,个转企、企业迁移等“一件事一次办”服务陆续上线,通过不断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办事程序,企业开办“零成本.小时办”,实现营业执照办理环节平均耗时压缩至0.5小时。实现青、新、金、广18项服务事项“异地通办”。今年以来,全市新增企业1160家,注册资本14.29亿元;免费刻制印章4476枚,免费寄递营业执照23套。三是强化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牵头全市“一网通办”工改系统辅线事项“中介超市”“多评合一”工作,加强“中介超市”在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推广运用,全市政府投资项目中介机构选取均采用中介超市进行抽选。建立“并联”审批机制,设置工程项目并联审批专区,推行“一站办”集成办理,实施“水电气视信”联合报装,打造“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联合踏勘、多点联办”服务模式,推行水电气信市政公用服务一体化。目前,深圳燃气与城市燃气已入驻广汉市政务服务大厅,并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了水电气与不动产登记同步办理过户将办理时间压减到31个工作日。截至目前,通过部门联合审批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1件;办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372件,投资额28.3亿元;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备案 143件,投资额7.3亿元。四是聚焦服务企业。持续开展投资项目代办服务,大力推进增值化改革。搭建“园中园”服务驿站,下放审批事项到园区现场办理,让园区办事不出园,全方位为进驻园区的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截至目前,代办新设企业工商登记180件,注册资金2.5亿元;全生命周期服务建设类投资项目73个,投资额327.88亿元。其中,重点投资项目33个,投资额248.99亿元;“直通车”服务项目44个,投资额245.46亿元。实现重大项目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开工即冲刺。6月,我局在德阳市营商环境监测工作中牵头“政务环境”指标排名德阳市第一,其中负责指标“政务服务便利化”“市场准入及退出”位列第一,“惠企政策落实”位列第二。
(三)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一是广汉市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管理运营科创园已顺利开工,施工现场已打围,临时设施设备已搭建,承建单位和监理已全部入场,基础开挖完成90%。二是广汉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总进度70%,完成投资2000万元。智慧警务二期已完成设施设备安装,正在进行上平台调试;智慧司法矫正已完成司法局机关和12个镇(街道)的软硬件部署,系统调试已完成,进入试运行;智慧政务二期已完成11个镇(街道)包含自助终端机内在的所有硬件设施设备,完成部分进入试运行。三是2024年“一网通办”工作由省政务和交易中心、德阳政管办牵头,按照省市两级工作要求,上半年广汉“一网通办”推进顺利,无超期,无投诉。推进省一体化平台事项管理系统4.0升级工作,不断完善事项清单的办事指南,为事项系统4.0的上线做准备。并按照国家“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的最新要求,不断更新测试“一件事”。
(四)规范公共资源交易。一是持续推进智慧交易中心人员门禁管理和轨迹定位系统开发。根据中心智慧交易建设总体规划,完成轨迹定位系统的采购、安装、调试,通过人员门禁管理与轨迹可视化系统的建设,一方面实现人员门禁权限管控。可以针对不同的人员,进行不同的权限设置。方便评标区域的人员管控,维持评标区域场地秩序。还能为中心提供人员轨迹、人员预警等数据,方便监管人员进行操作,同时汇集交易数据,并进行可视化见证展示。二是扩大远程异地评审。为有效解决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来源集中、熟面孔等问题,依托省政府采购平台和远程异地评标会商系统,推进政府采购项目远程异地评审,现已与青白江、新都、龙泉驿等多地开展远程异地评审项目共6宗,交易金额共计482.55万元。三是建立政府采购线上线下评价机制。线上充分利用省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的评价功能,对采购主体进行全程监督和绩效评估。线下跟踪回访部分业主单位和供应商,收集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完善采购环节,从后端向前端和中端追溯,不断完善政府采购文件编制和组织专家评审等关键节点。四是试行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抵押担保贷款。积极探索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贷款,进一步拓宽农村集体资产融资渠道,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在三水镇友谊村成功试点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贷款,放贷金额26余万元,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1-10月,完成交易项目583宗,成交额37.72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因受场地限制,目前“三集中三到位”还未完全实现。二是政务服务“三化”建设尚有短板,部分分中心硬件设备和大厅功能分区还未开展。三是因受行业和市场影响,加之省际间交易程序尚未厘清,跨省域拍卖目前尚且缺乏实现条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广汉市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管理运营科创园建设。加大督促协调力度,推进主题工程建设施工。信息化建设部分根据主体建设进度,逐步迁移机房、智慧政务设施设备,同时按照建设进度跟进资金支付。
二是不断推动政务服务“三化”建设。对创建星级便民服务中心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并要求按照验收标准逐一梳理,查漏补缺。尽快开展其硬件设备配置和大厅功能分区工作,直至创建成功。
三是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联动德阳、广汉两级企业服务中心,从企业需求、发展问题出发,围绕企业建设、生产、经营全链条诉求,依托企业综合服务专区,开展八个方面的增值化服务活动;持续动态调整和发布本级惠企政策,强化部门配合支持,打破原有申兑路径,将更多惠企主项纳入专窗申兑,逐步建起惠企申兑的新渠道、新机制;强化专业化全程代办及全生命周期服务,提升服务企业的质量和水平,对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全覆盖、当好金牌店小二。
四是继续协调推进落实国家层面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加大园区行权事项下放。根据园区产业特点和服务对象的特征,扩大下放园区行权事项范围,将涉及企业和群众办理的高频事项尽可能下放园区,进一步强化“直通车”集中服务,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路。
五是持续提升交易服务效能。加强场地管理智能化,开发建设轨迹定位系统,实现结合业务场景形成场地预约、出入管控、智能中控、场景管理、在线查询等智能化管理;不断拓展交易领域,建立良性双向信息互动机制。加强与司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等市级部门对接,商讨罚没资产处置办法;加强与国资平台公司、一汽解放等重点企业的对接,鼓励入场交易;加强与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德阳科贸学院等院校单位的对接,增加交易品种;加大远程异地评审交流与合作,与更多县市交易系统进行远程异地评审,推动远程异地评审从逐步扩大向常态化开展演进,让远程异地评审成为评审的常态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