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行政审批局围绕广汉高质量发展大局,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审批服务质效,切实增强办事企业群众满意度。6月,在德阳市营商环境监测工作中牵头“政务环境”指标排名德阳市第一。
一、以改革创新为牵引,着力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实施“一窗办”。持续推进“无差别综合窗口”改革,建成“无差别综合服务专区”,整合高频事项集中受理,建设“行政办事员”职业化队伍,637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咨询、受理、预审、发证环节“一窗通办”。今年以来,“综窗”累计办理事项10893件。二是落实“一次办”。承接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任务,牵头我市“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开办企业运输一件事”等13个事项落地可办,开始受理专窗,搭建应用场景,实现企业群众办事由“多窗多次”向“一窗一次”转变。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办结各类“一件事”113.71万件。三是推动“就近办”。推进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试点建设,成功创建“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5个,村(社区)“德阳市级示范便民服务站”建设实现全覆盖。探索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开展政银合作、商会代办,打造“政务服务+金融、邮政物流、供销、商会”服务体系,可在镇(街道)银行、商会等就近办理执照、银行开户、物流寄递、农资配送、粮食机收等便民服务事项47项,极大方便群众。
二、以服务项目为抓手,奋力做优营商环境
一是推行“一站办”。设置“工程项目并联审批专区”,建立“并联”审批机制,推行“一站式”集成办理,实施“水电气视信”联合报装,打造“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联合踏勘、多点联办”服务模式,将项目审批、水电气与不动产登记同步办理时限压减至31个工作日内。截至目前,联合审批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1件;办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372件,投资额28.3亿元;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备案 143件,投资额7.3亿元。二是开展“帮您办”。聚焦服务企业,持续开展投资项目帮代办服务,通过免费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切实解决企业“不懂办流程”“多头跑审批”等问题。聚焦园区建设,搭建“园中园”服务驿站,下放审批事项到园区现场办理,提速“直通车”服务效能,让办事不出园,实现重大项目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开工即冲刺。截至目前,代办新设企业工商登记180件,注册资金2.5亿元;全生命周期服务建设类投资项目73个,投资额327.88亿元。“直通车”服务项目44个,投资额245.46亿元。
三、以便民高效为宗旨,努力擦亮政务品牌
一是推出“小时办”。持续开展“零成本.小时办”举措,提供新办企业提供首套印章刻印、营业执照寄递等免费服务,实现营业执照办理环节平均耗时压缩至0.5小时。宣传推广“个转企”、企业简易注销等业务办理,引导网上申报电子证照,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今年以来,全市新增企业1160家,注册资本14.29亿元,新设企业申领电子营业执照达100%。二是拓展“网上办”。依托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配置审批事项,推动全程网办,实现群众办事“不见面”审批;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引导群众进行网上评价,倒逼效能提升。目前全市依申请可网办事项1177项,网办率达99.32%。三是探索“跨域办”。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战略,持续开展青、新、金、广互动合作,实现18项服务事项“异地通办”;与成都东部新区、经开区(龙泉驿区)、青羊区等开展跨区域政务合作,持续推进川渝政务服务一体化,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落实“异地申报、属地办理、就近取证”等举措,努力实现异地事项“同城化”无差别受理。今年以来,完成成德眉资跨区通办事项14637件,办理“川渝通办”事项146件。